运笔是书法学习的核心环节,掌握良好的运笔技巧能让书法功底更为扎实,书写出更具表现力的作品。以下汉翔书法培训班老师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学会运笔,让书法更扎实:
了解基本运笔原理
笔锋的运用:笔锋是毛笔笔尖最具弹性和表现力的部分。中锋运笔是基础,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能使笔画圆润饱满、富有立体感,如篆书的线条,几乎全用中锋写成,线条匀净劲挺。侧锋运笔时笔锋偏向一侧,可产生丰富的笔画变化,增加线条的姿态和韵味,在行草书创作中较为常见。书写时需灵活转换中侧锋,以丰富笔画形态。
提按的技巧:提按是运笔中控制笔画粗细变化的关键。“提”是将笔锋向上轻轻提起,使笔画变细;“按”是将笔锋向下按压,让笔画变粗。书写不同字体和笔画时,要根据需要精准控制提按力度。写楷书时,起笔、收笔和转折处多按笔,使笔画坚实有力;行笔过程中适当提笔,让线条轻盈流畅。行草书的提按变化更为自由,通过大幅度的提按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节奏变化。
掌握正确的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且科学有效的执笔法,即“擫、押、钩、格、抵”。大拇指指肚紧贴笔管内侧,食指指肚压住笔管外侧,与拇指相对用力;中指勾住笔管,加强食指的力量;无名指指甲根部抵住笔管,向外推顶;小指紧贴无名指,辅助其用力。这样能使手指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稳定笔管,为灵活运笔提供基础。
执笔法的要点:执笔法要注意松紧适度。执笔过紧,手指僵硬,运笔时难以灵活转动,写出的笔画会显得呆板;执笔过松,笔管容易晃动,难以控制笔锋走向,影响笔画质量。同时,手臂、手腕要放松,自然下垂,使书写动作能够顺畅连贯。
勤加练习基本笔画
笔画的起笔、行笔与收笔:每一个基本笔画都包含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运笔都有其特点。起笔有藏锋和露锋之分,藏锋逆锋入纸,将笔锋藏于笔画之中,使笔画含蓄内敛;露锋顺锋入纸,笔锋外露,笔画锋芒毕露。行笔过程要保持中锋,速度适中,根据笔画的粗细要求控制提按力度。收笔时要回锋或出锋,回锋收笔将笔锋回收,使笔画圆润饱满;出锋收笔则顺势提笔,让笔画有尖锋,干净利落。通过反复练习基本笔画的起、行、收动作,熟练掌握运笔技巧。
笔画的形态变化:不同字体的同一笔画形态各异,运笔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楷书的横画,起笔顿笔,行笔稍提,收笔再顿;隶书的横画则有蚕头燕尾的特点,起笔藏锋,行笔平稳,收笔时向右上方挑出,形成独特的燕尾形状。练习时要仔细观察不同字体笔画的形态差异,体会运笔的变化,加深对运笔的理解和掌握。
注重腕力与臂力的运用
腕力的作用:腕部是运笔的关键枢纽,灵活运用腕力能使笔锋更好地发挥作用。书写时,通过手腕的左右摆动、上下提按和旋转等动作,带动笔锋运动,实现笔画的各种变化。写小字时,以腕力为主,手腕的细微动作就能控制笔锋的走向和力度;写大字时,腕力的运用范围更大,幅度更强。平时可通过一些专门的腕力训练方法,如悬腕书写、画圆圈等练习,增强腕部的灵活性和力量。
臂力的配合:在书写较大字体或长笔画时,仅靠腕力是不够的,需要臂力的配合。臂力能帮助书写者在运笔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姿势和足够的力量,使笔画更加舒展、流畅。书写时,手臂要自然放松,随着书写动作有节奏地移动,与腕力协同作用,实现全身力量通过手臂、手腕传递到笔尖,写出富有力度和气势的笔画。
临摹经典作品学习运笔
选择合适的临摹范本:经典书法作品是学习运笔的最佳教材,不同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各自独特的运笔风格和特点。初学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方向选择临摹范本,如学习楷书可选择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学习行书可选择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通过临摹这些经典作品,深入了解古代书法家的运笔技巧和艺术风格。
仔细观察与分析:临摹前要仔细观察范字的笔画形态、粗细变化、起笔收笔动作以及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等,分析其中运笔的方法和规律。可以借助放大镜、高清图片等工具,更清晰地观察笔画细节。在临摹过程中,尽量模仿原帖的运笔节奏和力度,一笔一划地体会古人的书写意图,不断纠正自己的运笔错误,逐步提高运笔水平。
2025-04-11
汉翔荣誉
专业、全新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学员口碑与广泛的社会关注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