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不仅是在形式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内涵,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可以将“诗”、“书”、“画”、“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一幅美的艺术。
在中国画中,主体只有一个,其它的部分只是起着辅助、从属于主体的作用。所以在构图中一定要做到“宾主分明,这样画面才能主体分明,详略得当,才能不会“喧宾夺主”。
1、起:是主体展开气势和方向。
2、承:是按主势和起势,增加变化,从而丰富层次。
3、转:是借势逆转,以增加变化和趣味。
4、合:是复归于主势,总结全局,以达到相接相承、完善统一的目的。
在国画的学习过程中还蕴含着“阴阳相生”、“虚实相生”的道理。有虚则实存,有实则虚生,虚实相生才能更好的做到 “生动自然”。“实”可以指在画面上的突出的实实在在的主体,“虚”往往指处于次要的、远的、淡的、衬托的物象。所以“虚白”的地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从实处着眼,虚处留意,这样才能使得观赏之人有无尽的想象,衍生出无尽的美感。
以上就是由汉翔
国画培训给大家整理的文章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
围棋培训,
少儿古筝培训的相关资讯,请登入我们的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