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历经8个月的准备期,最终从1000多幅学员作品中筛选出近500幅展出,80多幅装订成册,参展作者从5岁幼童到70多岁的老人,既有学生、白领,也有工人和企业家等,年龄跨度相当大,覆盖行业非常广。其中,展出的书法作品兼具了软硬笔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国画亦囊括了花鸟人物山水等,内容十分丰富。以上种种,无不体现了此次作品展的主题——“博”,处处彰显着传统文化的博大与宽广。
展览自6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为期三天的活动每日都热闹非凡,学员们和书画爱好者们络绎不绝。作品入选的学员们带着家人朋友进场,共同见证他们的成长和殊荣,签名、挂上勋章、领取自己专属的奖牌和明信片,孩子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些作品中,能真切体会到孩子们的“真”,这种自然的稚拙和纯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汉翔书法教育CEO李小娅女士在致辞中表示,博,正是汉翔书画教学理念的体现。在她看来,书画学习讲求“眼在手前,先博后精”,要在有一定审美认知的基础上再去练习手部的书写,而所传授给孩子的内容,不仅仅是书法技巧,还包括更深层的书道和文化。虽然兼有线上和线下两部分,但目前汉翔仍是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更多的是辅助线下学习,但是未来不排除针对无法到店上课的学员开放线上教学。
回顾汉翔过去八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不变的初心是,肩负重拾经典以及借助现代手段、生活方式让书画走进人们生活的责任,希望能将书法的学习方法和路径变得更简单,让学生和普通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书画之美,进而达到普及书画教育的目的。
自2009年创办至今,汉翔书法已经完成了从产品迭代、师资储备到运营架构的梳理,目前已有20家直营校区、近亿营收的业绩。2011年,汉翔书法获得徐小平老师的天使投资,这为汉翔的品牌背书和推广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2016年下半年,东方汇富的战略投资寓意着汉翔在资产证券化的脚步或已加快,伴随着公司的发展,所面临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压力不只来自于外部,还有团队本身。对此,李小娅表示将逐步完善各个岗位的上升通道,给予公司员工更全面的晋升成长空间。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先生,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原中央美院教授宋唯源先生,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张俊东先生,《中国书法》杂志副主编、书法博士后赵际芳女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草书委员会副主任、曾多次获得“兰亭”艺术奖的王国柱先生,学员家长代表、曾七次获得世界乒乓球冠军的刘伟女士纷纷到场助阵。乐博乐博机器人创始人侯景刚,真顺基金创始人李祝捷,著名瓷器鉴定专家、作家刘越,新东方百学汇总经理王立,东方剑桥教育集团总裁于越等嘉宾,中华之星国学大赛、中华写字课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等战略合作伙伴,东方汇富等投资方代表以及部分媒体人士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期间,部分嘉宾就书画艺术和大众的距离、书画教育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宋唯源教授以展览为出发,提出两个观点:一、才华不等于教育,教育面向的是大众,如何让大众都能学会才是书画教育的目的。二、书画的学习需要融入生活,不是刻意的炫技作秀也不是供人瞻仰,而应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组成,是记录生活的方式,如果书法是为了完成作品,那就失去了作品的“真切”。张俊东老师强调,书画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书画家,而是为了书画背后的深意:陶冶性灵、改变人生、学会做人,了解古代书画中的道和美。
赵际芳女士结合了自己从小学习书法的经历,认为书法在涵养气质之外,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并告诉在座家长,勿要一开始就给孩子设定大的目标,要让他们自然地喜欢、自然地坚持。刘伟女士作为学员家长的代表,分享了孩子在汉翔学习书法的经历,她发现书画教育不仅带给了孩子传统素养,更让孩子修身养性,在书写中锻炼了静心和专注,锻炼了坚持和执着。王国柱老师作为著名的书法家,重点强调了“心正则笔正”的意义,他认为书法是传承的精华,无论是初学还是深化,学书法一定要求纯正,走正路,得古法。
李总也发表了自己对于书法学习的看法,作为一个书法学习者,之所以学习书法,是因为她认为书法是一个由术入道的“法门”,涵养气质,内心的安宁,生活的幸福感,以致人格的改变和提升,而这些正是汉翔想要传递给学员的书道和文化。
6月26日,睿艺私享会上海
2017-06-23
汉翔荣誉
专业、全新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学员口碑与广泛的社会关注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