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毫:即指在运笔过程中笔毫平铺纸上,达到“万毫齐力”的效果.书法培训班老师表示如此写出的点画具有雄豪奋发的美感.滑包世臣《艺舟双揖·述书上》说:“吴江吴育山子,其言日:‘吾子书专用笔尖直下,以墨襄锋,不假力于副毫,自以为藏锋内转,只形簿怯。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此少温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
包世臣主张笔毫平铺纸上是对的,但对襄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襄蜂,不假力副毫,自以为藏锋内转,只形薄怯”,这种认识是有片面性的,实际上,襄锋是主副毫纹在一起,副毫仍在起作用,其“只形薄怯”只因为力度不够造成的,并非是裹锋运笔所致,即如包世臣所说笔毫平铺纸上,俏力度不够,也同样会产生“只形薄怯”的效果.古今大家.都是善于运用襄锋和铺毫的能手,二者实不可偏废。
裹锋:是与镐毫相对而官的一种运笔技巧,即在起笔时纹锋入纸(逆人),辈接着提笔运行,在行笔过程中,有的将毫铺开,此即铺毫,有的继续旋绞运行(此时笔在手中自然地随着需要转动),如此写出的点画具有沉凝,浑劲的荚感.我见古人书,确有此法.
汉翔少儿书法培训老师介绍清包世臣《艺舟双揖·与吴熙蓑书》说:“河南(槽遵良)始于履险之处襄锋取致,下至徐、蘑益事用逆.用逆而笔驶则裹樟侧人,姿韵生动.又始闻以肥瘦浓枯,震耀心目.后世能者,多宗二家,东坡尤为上座,坡老书多烂漫,时时敛锋以凝散缓之气,襄锋之尚,自此而盛.
实际上,襄锋正是圃笔的写法,起笔时绞锋人纸,其意在‘擒”,瞬间积聚了巨大的力,方致纵笔运行时不弱不薄.因而无散缓之弊.至于包世臣主张用笔当“平铺纸上”,故以“襄锋”为救败之笔,得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北碑多方笔,故尚平铺,然圃笔则当用绞锋起笔,写行草尤当如此,细审古人名迹自知。
以上是汉翔儿童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edu.com/。
2017-06-01
汉翔荣誉
专业、全新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学员口碑与广泛的社会关注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