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书法培训解读中国书法的“指书”

  书法培训

  指书亦称“染指书”。用手指蘸墨作书,故称。北宋时已有。马永卿《懒真子》载,“温公(司马光)私第在县宇之西北,褚处榜额皆公染指书。其法以第二指尖抵第一指头;指头微曲,染墨书之。书法培训老师解释”学习指书须在笔书具有相当造诣后攻习。亦称“染指书”。用手指蘸墨作书,故称。北宋时已有。马永卿《懒真子》载,“温公(司马光)私第在县宇之西北,褚处榜额皆公染指书。其法以第二指尖抵第一指头;指头微曲,染墨书之。”学习指书须在笔书具有相当造诣后攻习。

  指书的历史渊源

  当代指书以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开门弟子-周正元先生为指书大家,其书体上溯甲骨文、石鼓文、真、草、隶、篆,以及历史上各家各派如王羲之、颜真卿、王铎、黄庭坚、苏轼、郑板桥、何绍基等。

  指书 典故

  相传春秋时代,重耳流亡出走饿晕了过去。书法培训班老师介绍一直追随着他的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搜索不到,乃下令举火烧山,介子推母子俩抱着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安葬介子推后,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里面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至介子推坟前祭拜,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宣为清明节。

  介子推的血书诗便是最早的“指书”,距今已有2645年了(介子推死于前636年)。介子推是指书的鼻祖。

  写法

  “其法以第二指尖抵第一指头;指头微曲,染墨书之。”学习指书须在笔书具有相当造诣后攻习。其与毛笔相比,最大的难处在于以手蘸墨,含量有限,必须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写到宣纸上。因此,以指写书法,多是草体,行书。指书隶体,可谓难上加难,几乎无人问津。

2017-03-02

查看附近校区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