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书法培训中学习砚台的选择

  书法班

  作为研磨工具,砚是伴随墨的使用而发展的。

  姜寨遗址的发现,证明距今五千年前我国即开始使用墨砚。早期的砚.多为石板,附有研石或磨柞。书法培训班老师介绍到了汉代,出现了人工的松烟墨,砚的制作起了变化。磨柞与研石取消了,圆形三足的石砚、陶砚出现了,并开始雕有装饰花纹。而后.又出现了瓷砚、铜砚、漆砚等。到了隋唐,聚墨多的箕形、圆形有足砚开始流行。

  在唐代初中期,先后出现了歇砚、端砚、红丝石砚以及澄泥砚。这些质地优良的名砚,受到很多文人名士的赞扬。这是我国最早的四大名砚。

  宋代,增加了一种名砚—挑河绿。这样,全国就有五大名砚。

  这些名砚,品质不断提高,雕琢日益精致,因此愈为艺林爱重。其特点分述如下:

  端砚,唐代产于广东端州之高要县。初采之石作紫色,宋代开三岩,所出作青紫色。明代挖掘水坑,渐出佳石。石色紫中泛青,名色层出不穷。主要纹色有青花、焦叶白、鱼脑冻、冰纹冻、鸥鸽眼、翡翠斑、火捺诸种。前几种纹色,都是证明质地温润,发墨细腻的标志。有此种纹色,即为端石佳品,极受爱重,中外瞩目。

  款砚,产于姿源县,因赘源古属款州、故名。歇砚初出,就名震朝野.其质色之妙,为苏东坡、蔡君漠所推重。因苛求贪索者多,滥采乱掘,到了元代,砚坑塌陷,停产达数百年之久,其中除乾隆年间开采过一次外,一直到建国后的1964年才正式恢复开采。歇石作苍碧色,主要纹色有金星、银晕、启纹、罗纹四大类二十余种。因为质地坚润.发墨好,长期以来与端砚并称。

  红丝石砚,唐代产于山东青州之临胸县。此石之精者,是色黄者,绕以红丝;色红者,绕以黄色,旋曲缭绕,甚为生动。初出时,以其纹色动人,曾赢得文人赞誉。然此石未正式开采,传世甚稀。有人以其发墨不甚佳,不甚爱重。故长期以来.名未大显。

  澄泥砚,唐代时系人工所作,产于山西绛县。夏汛时,工人于汾河中,张以布袋,滤取河中泥沙,加以黄丹、核桃油、玉屑,捏塑雕制,而后烧成。明以后,渐有天然澄泥,多出自江西、安徽、江苏之长江两岸。于古河床深部之沉积层,取而为之,颇受欢迎。品种有鱼肚白、蟹壳青、虾头红诸种,其佳者布满‘.针头银星”,极其发墨。

  挑河砚,宋代产于甘肃省临挑县。石色淡绿.有白色条纹,质地甚细。宋人著作中称:挑河绿石,北方最贵重。此石多从挑河中捞取,产量不多。以其色与他砚相殊,质亦甚佳,颇为人所注目。近年来亦曾出现红色者,尤为精美。

  好的砚石首重石质,以质地细润,发墨快,宜笔宜墨者为上;次为雕琢.就石磨治,精雅大方,置之案头.望之心旷神怡;最后是文物价值。由于砚是四宝中的耐用品(笔纸属易耗品),其寿最永,故能代代流传,多有铭跋之迹,成为鉴赏家的收藏对象。明清以来佳砚珍品.多用于赏玩。

  参加书法培训的初学者对砚不必太多讲究,选大小合适、发墨较快即可。如果用墨汁.则可以用碟子等来代林。

2017-03-01

查看附近校区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