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文化生活,讲究“琴棋书画”。音乐是时间艺术,书法特别是行草书法其实也是一门时间艺术。书法具有时间艺术的概念,很少有人理解。 中国传统书论上很少有人明白书法的空间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隶楷行草是同一门书法艺术,还是四种不同心法技法的产物?历来书论提出不同答案,然而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评量,其实这四种书体,刚好是空间与时间因素的光谱交错分布——隶楷的空间性高,时间性低,相对地,行草的时间性,高空间性低。
书法培训老师介绍中国传统书论中鲜少讨论书法的时间性,恐怕正是源于近世文人文化对音乐的疏离。音乐是最清楚、最突出的时间艺术,音乐靠着节奏韵律创造美感,而且音乐只能在时间中依照一定的顺序展开,由音与音之间的时间关系,留下印象,创造感受。
如果援引西方音乐与音乐史的丰富时间艺术讨论思想与概念资源,我们或许可以对中国书法这方面的隐性美感美学,予以考掘开发。
较快的节奏引发轻松愉悦的心情,较慢的节奏让人忧伤沉郁,但不管是快或慢,太长太多都会让人麻木厌烦,因此音乐的设计,必须是快慢错杂的。乐章与乐章间,有大的“快-慢-快”结构,乐章内部,又有自己的节奏变化。通常快板乐章的发展部,会比呈示部、再现部都来得舒缓些。
还有,音乐必须变化才能吸引注意,但是太多的变化却让各段音乐都难以留下印象,所以音乐要有主题,有相关却带有不同个性的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轮流出现。所有的乐段,基本上都是这两个主题的衍生,一次一次有着不同衍生的方式。例如第一主题再次出现时会转成属调,发展部会拉长节拍并且转成关系调等等。节制纪律的变化,为了创造出时间前后印象的整体性。
光是这样简单的音乐概念,都能帮助我们用不同的、时间性的眼光,重新审思传统书法艺术。行草两体,其美学美感经验,都与节奏直接贴连。好的行书草书,必定有其可以被分析的韵律模式。首先,不同的书家,会有他们用来创造快慢节奏的不同手法。由字的大小、线条的长短、曲折幅度大小、锐角与钝角的交错方式,乃至空间的松紧,都是书家借以变化节奏的工具,而书法的风格,一大部分就是从书家结合这些工具的不同习惯而产生的。
好的行草作品,多少遵从音乐性的变化原则。部分字划的使转顿挫间隔反复出现,如同主题,一个以上的主题彼此支持彼此对话,主题中间也必然有疏隔放松的休憩之处。更重要的,快慢节奏交替轮换,才有可能使一幅行草字让人感动。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书法的艺术载体——文字,有其本身内在的意义指涉。因而书法的音乐性也就同时牵涉了字画线条的节奏,能否和文字语气节奏相配合的问题。也就是,字形的节奏韵律,碰上了语言的节奏韵律,那样能够刺激出的时间性变化,就更是变化多端了。
钢琴家傅聪说他常常在莫扎特或舒伯特的音乐中,听到联想起中国书法的意象,这样的感官交错,其实并不真那么意外。如果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倒过来,在书法中察觉节奏韵律,进而听到时间吐息的美妙音乐。
2016-11-01
汉翔荣誉
专业、全新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学员口碑与广泛的社会关注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