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时的书写材料而言,有竹木简(东晋时,桓玄下令废竹简,以黄纸代之〕、帛、纸,另外就是房屋平整的墙面了。竹木简细而窄,显然不适合表现书法艺术。丝帛是适合书写的材料,但价值昂贵,难以普及,因书法材料的需求量大,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无怪乎张芝“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纸是最适合表现书法的材料,东汉时经蔡伦的改良,到了汉末魏晋时期,制作的纸已经是十分精美了,如“左伯纸”、“藤纸”、“麻纸”之类。崔瑗与葛元甫的信中称:“令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
王羲之的《兰亭序》用蚕丝纸所书,庾翼答王羲之书中也说:“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因丧乱遗失。”看来,纸既具有帛的优点,而且又经济实惠,是受到书家普遍欢迎的。实际上,到了南朝时,纸已经完全取代了竹帛在生活中的地位。但是,那时的纸的幅度是很小的。据《文房四谱》载:“晋令诸作纸,大纸一尺八分,听参作广一尺四寸。小纸广九寸五分长一尺四寸。”东晋时的一尺仅有现在的24.45厘米,它的一尺四寸也只有略长于现时的一尺罢了。所以那时的纸被称为“尺纸”,用以书信,被称为“尺牍”。
后人看见魏晋时留下的书信、便条之类,就称赞魏晋人“善尺牍”,以为尺牍就是那时书法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事实上,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观赏尺牍书法只能相当于现时欣赏字帖类。它有方便于携带收藏和传递交流的优点,但作为表现书法艺术而言,小的尺幅观摩,远不能同观赏展览相比。若要达到“观者如堵”的展览效果又要抒发“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的艺术情怀,只有题壁书法才有可能。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少儿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edu.com/。
2020-04-30
汉翔荣誉
专业、全新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学员口碑与广泛的社会关注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