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书法培训讲解书法行笔的关键

  书法培训

  书法行笔的关键一:入纸方式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这“出手”的第一步便是起笔入纸,形成一个起始点。书法培训老师介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起笔入纸的方式是能够看出一个书写者的一些水平和功夫。真正的大书法家在提笔入纸的那一刹那的动作是极备法度的,这一刹那包含了很多笔法和笔势,直、平、藏、裹等笔法的制动化模式会跟随书写者在这一刻体现。唐孙过庭《书谱》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遗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豪端,合情调于纸上。” 有的人一笔下去,就暴露出其整体的书法水平了。遗憾的是,起笔入纸的重要性好像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这种谋始点而布全篇的做法我是非常强调的。

  书法行笔的关键二:力度准备

  我们在写字之前就要对行笔的力度有所准备和设计,要针对不同的字体、不同的章法、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工具载体、不同的尺幅字的大小等方面进行预设,可以说下笔力度的准备就是这幅书法作品的面貌,作品的苍茫、润泽、老辣、俊秀等方面和用笔的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自己的一些创作习惯,提前准备下笔的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书法行笔的关键三:调锋

  随即地调整笔锋是我在行笔的过程中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会不会在行笔中调锋甚至可以成为判断是不是会写书法、是不是一个真正书法家的一个标准,也许我说的有点夸张,但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些高手的书写和创作可以得到验证。调锋不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一些用笔习惯,也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于法度的重视和掌握程度。当然,调锋在不同的书体、不同的工具以及不同的书法家之间有着不同的表现,也有人为了追求一些书写效果而故意不调锋等,但不能因此说明没有调锋意识和调锋的必要性。在高速行笔的过程中进行完美地调锋,却也并非易事。所谓调锋即在书写过程中,由于书写的力度造成笔锋偏扁或散锋,就要及时调整笔的方向,这个调整方向,有转笔管的也有不转笔管的,不转笔管的只是调整笔管的角度,当然也不一定笔笔调锋,至于在什么时候调锋,什么时候不调锋,要根据个人的书写习惯和字形结构来判断,一般来讲,笔画的转折处和拉长线条,笔锋弯曲或散锋等就要及时调整笔锋。

  书法行笔的关键四:速度与节奏

  行笔的速度没有固定的要求,要因人、因体、因风格、因工具而变化,根据个人经验,速度的快慢与笔画的要求有很大的关系,转折处要慢,行笔处要快,实处要慢,虚处要快,能够做到行笔快速而不失法度是不容易的,其技巧和水平需要更高一筹。所谓的快慢并不能直接地去理解,我认为速度快慢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行笔的过程中形成完美的节奏。只有完美的节奏才能形成完美的点画以及结体和章法,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行笔的轻重缓急必须融于一定的节奏之中,所以节奏是把握速度的最好体现。所谓节奏即在书写过程中速度快慢的调节,笔画粗细的调节,字的大小的调节。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书法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edu.com/。

2019-01-02

查看附近校区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