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翔儿童书法培训老师介绍印章的起源,供大家学习:
一、春秋战国说。
马衡在其著作《谈刻印》:“凡将斋金石丛稿》)中指出,鉴于《周礼》、《礼记》、《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韩非子》等古代典籍记载和出土的古印实物,认为印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他说:“稽之载籍,征之实物,大抵皆周金,且为晚周之物,夏商无闻焉。”又云:“古印之起源,约当春秋战国之世。《周礼》虽有玺节之说,但其书绝非周公所作。春秋时始有玺书,至战国时而盛行。”罗福颐《对印章的认识》一文,也持同样观点,流传甚广。
二、商代说。
尽管元代吾丘衍《学古编》主张三代无印,但仍有许多文献明载三代有印玺。唐朝杜佑《通典》说:“三代之制,人民皆以金玉为印。”明代甘畅《印章集说》引《逸周书》语“汤取天子之玺,置之于天子之坐”,进一步指出商代已有印玺。随着地下文物的出土,黄睿《邺中片羽》著录了三方安阳殷墟出土的铜印,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徐中舒《殷代铜器足征说兼论(邺中片羽)》和于省吾《双剑 古器物图录》等,都据此文物认为商代已出现铜质印玺。徐畅《商代玺印考证》,更提出夏末商初帝王有先行使用印玺的可能。如此看来,文献与实物交相验证,印章始于商代似无问题。
三、春秋说。
沙孟海《印学史》,对那三方商代铜印作了一番研究后表示怀疑。他指出,那三方印玺有可能出自上层堆积,并说甲骨文中没有“印”字,也没有“玺”的初形“木”字,金文中有“印”字,但不是印章之印,而是“抑”的初文,他认为春秋时代始有印玺。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少儿书法培训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edu.com/。
2018-08-23
汉翔荣誉
专业、全新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学员口碑与广泛的社会关注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