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书法培训教你名人信札辨真伪

  书法培训

  一、观纸张:

  古人用笺纸一般都比较讲究,有金花笺、粉笺等等。汉翔书法培训老师介绍民国时期多用宣纸制作信笺,最为普遍的是八行笺。建国后,信笺多用机制纸制作,并由竖格改为横格。在文人墨客中,也有用各种图案的花笺和私用特制笺的。这也为我们从纸张上鉴别名人信札的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如制假者用建国后的机制纸制作一通上世纪30年代的名人信札,无须问,便知赝品。近几年市场上的旧信纸每张售价8至10元,仿造一页稍有名头的名人信札,可获利千元。为此,制假高手往往专购旧笺纸制伪上市。但是,专用笺纸量少较难购取,如果制假者用一般旧笺纸制作,就会露出破绽。如两年前北京市场上有一通顾颉刚致吴廉铭的信,赝品是用旧的八行笺,而真品用的是特制公用笺,上方印有“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用笺”字样,下方印有“地址:北碚黑龙江路八号,电话挂号:六五○五号”。两者对照,伪品真相毕露。

  二、看笔墨:

  一般而论,笔墨是鉴定书画包括信札真伪的关键所在。名人写字,有各自用笔的风格。如近代历史学家、书法家沈曾植的书法,其用笔是将汉隶与北碑笔法融入章草,使其书风古健奇崛,朴茂飞动,有其明显的特征。又如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罗振玉的信札几乎都是行书体,字体狭长,高博典雅,又颇具金石味。

  从笔墨上鉴别真伪,还应注意两点:一是从通篇信札整体上观察。名人信札一般为行书或行草,运笔笔速较快,作品整体气韵贯通。而制假者只能做到个别字摹仿相似,但整体上不可能行笔匀速流畅,会出现断笔、拘谨、呆板等破绽,同时由于造假者多功力有限,时有败笔、弱笔以及俗笔等现象出现。二是从墨气上鉴别。仿品墨气浮,有明显的光泽,甚至还带有墨香味。旧作墨气沉,随着年代的推移,越久远则越深沉,且无光泽,有明显的陈旧感。

  三、考内文:

  鉴定名人信札虽同鉴定书画基本相同,但鉴定信札从某种角度上看,其难度要相对大一些。信札一般不钤印章,也较少有名人题跋,也有不少信札落款不署全名,只取名字中末尾之一字,因此在辨伪上有一定难度,还要借助于信札的内容来辨认。此外,从文字上亦可鉴别真伪。如果当你拿到一页晚清或民国时期的信札,出现不少错别字,或者发现有较多在文字改革后才会使用的简化字,不用问,赝品无疑。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书法培训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edu.com/。

2018-08-21

查看附近校区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