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流传的执笔法很多,有撮管法、拟管法、单钩法、揸管法、回腕法等,但是我们认为最合理、最适用的还是五指执笔法。北京书法培训老师介绍五指执笔法相传是“二王”留下来的,唐朝陆希声作了概括性的阐明:恹、押、钩、格、抵。所以,又称五字执笔法,即五指互相配合,互为作用。
恹——用大拇指的上节紧贴笔管内侧,略斜而仰,好象吹笛子时压住笛孔一样。
押——用食指第一节斜面出力,贴住笔管的外侧,位置和大指内外相当,配合起来捏住笔管。
钩——从中指第一节弯曲钩住笔管的外侧,与大拇指食指相互协调。
格——含有挡住的意思,即用无名指的指甲紧贴笔杆,将中指钩向内之笔管挡住。
抵——小指紧抵于无名指后,以增加无名指的推挡之力,含有凭托之意。
五指执笔法的优点就在于它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五个手指的功能,能把笔杆执稳,在书写中灵活运笔,适宜书写各种书体,同时还可以随时调节执笔位置的高低,使之运转进退自如。
在谈了五指执笔法后,再介绍一些其它的执笔法以作参考。
三指执笔法,又称单钩法。即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笔管,中指在笔管内侧抵住,无名指不能接触笔管和小指依次贴在中指的后面。笔与纸面可以保持九十度,灵活性较大。但缺点是对笔的控制欠严谨,笔管下半截有很大的空隙,不宜写较小的字。
平复执笔法,也是一种传统执笔法,是把无名指由里移动到笔管的外面,和食指、中指并列,小指贴在无名指的下面,这样就使掌心更加空虚。
捻管执笔法,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捏住笔管的笔头来写,是高捉笔管最高的限度。这种执笔法局限性较大,对于缺乏书法功力的人来说,难以掌握运笔的幅度,五指用力不均。用它写大幅的行草则较适宜。
揸管执笔法,揸笔也称提斗、抓笔,用大拇指夹住左边,其余四指满握住右边,用大拇指起抵拒作用,这适宜于写特大的字,如巨幅横匾、大型标语等。
执笔的高低问题也应注意,从前有人主张执得高,甚至执在笔管的顶端,叫“高捉管”。反之有主张执得低的,叫“低捉管”。但我们认为执笔的高低应根据书写的大小来定。究竟应执得多高多低,既要看笔管长短和所写字的大小,同时又应以书写者自己的体验去测定合适度,以运笔自如,便于发挥为好。
以上是汉翔北京书法培训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edu.com/。
2017-09-28
汉翔荣誉
专业、全新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学员口碑与广泛的社会关注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