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书法班老师讲解行书的起源

  书法培训

  行书的起源问题,无权威的定论。历史上有归结为某个人创造之说,实际上未必是个人所能为的。只要根据己发现的实物和文献,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加以考察,就不难得出较为可信的科学结论。最初的行书,大约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当时不仅己出现行书,且已有行书家。

  汉翔书法班老师介绍“行书”之名始见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隶势”一节。文日:“魏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刘德舁。”又有南朝羊欣《古来能书人名录》一文云,钟繇有三体“三日行押书,相闻者也。”所谓“相闻者也”,是写信札的书体。

  刘德舁,约生活在公元147---189年前后,汉桓帝、灵帝期间,当时不仅已有行书,日右刘德昇这样为后代所宗的行书家,他的行书作品己达到“丰赡妍美,风流婉约”的高度。这己经不是一般实用意义上的初期行书,己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行书。但张怀瓘说行书是刘德舁创造的观点,则不一定很科学最早的行书,应是在实用中出现,是从民间开始的一种写法,如西汉末和东汉初的《居延汉简》(图01)中,那种既不是一笔一画写成的隶书,又不是章草书的书体,结体、写法的简便和点画的连带,已具有行书的特点。当书家和民间一道采用这种写法以后,经过他们的研究,提炼加工,行书这种书体就日渐成熟并艺术化了。这当然需要一定时日,大约经过一二百年。

  最初的阶段,这种书体并未完全确定下来,或称行书,或称稿书,或称行押书,或称相闻书,这些都是这种书体在不同场合实用而得的名词,或用在文件、文献的起草,或用在信札的书写上。当时还处在隶、楷、草体过渡期间,所以这种书体都夹杂着它们的笔意。或残留有隶书的结构,或者有初期的楷意,或者草法多一些。这就说明,早期行书体是从实用产生的,是为了实用当中简便、省时省力出现的一种写法。

  以上是汉翔成人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edu.com/。

2017-08-07

查看附近校区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