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通过书法培训班练习楷书掌握书法艺术的技法基本功,就要对楷书怎样演化来的有个认识,以深化对楷书的理解。
文字产生以后还在点画符号的时期,就逐渐有书法。到商周、秦汉,古文字已从大篆和小篆而演变为隶书,当时书法作为艺术还不完全自觉,但是已经形成一套书写技法,也有书法理论出现,善于书法的文人已经对书法优劣有评价。如传秦国丞相李斯见到周穆王的书法以后,观赏兴叹了七天,忧悒自己写的字太没有骨力。可见,从那时起书法的好坏,写的是否有骨力,就是评价书法的一种标准。不过那个时候,书法的好坏并不影响实用,因为它还不是以艺术品出现,不是以观赏为主要功能。
文字的变化总是和实用不可分,简化笔画,方便书写是文字演变的一种规律。因此汉翔成人书法培训老师解释文字演变往往从民间开始,约定俗成,经过官方加工整理并确认,就成为官方文字,成为大家共同承认的规范化的文字。汉末草书的出现,书法就成为观赏艺术品,成为人们收藏欣赏的宝物。从此以后,一方面是以实用为主的书法;另方面名家作品也成为历代宝藏的艺术品、文物。
汉代隶书已经比篆书笔画简化,书写也容易得多。但是,写波磔的笔法还是很麻烦,所以在实用当中自然会出现简便的写法,即是楷书。楷书传说是汉上谷人王次仲开始作楷法,少波势,字以方广,字方八分。可见最初的楷书体是缺少波磔的隶书,如武威汉简中这些字,如果用逆入回锋等楷书笔法来写就是楷书。从这变化中,可以看出楷书笔法比隶书要复杂和丰富。所以,隶书在楷化过程中,往往是先在结构上变化成接近楷书。和《韩仁铭》等成熟隶体相比,既可看出墨迹和碑刻的不同,也可看出民间、下属写的和上层官府书家写的区别。
楷书化进一步发展,楷书的结构和笔法更成熟,隶书的成分越来越少。传说汉魏的钟繇,对使楷书脱去隶书的影响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楷圣”。现在留存他的作品,大都是晋唐人的临本,但总留有原笔迹的基本面貌。如《宣示表》、《荐季直表》、《还示帖》。从这三件作品来看,《宣示表》受唐人书风影响较大,但是总的讲都还受隶书影响,留有它的遗意,如结体趋横势,笔画左轻右重,挑钩不露,捺笔重,等等,和三国吴《谷朗碑》的字体接近。
2017-04-25
汉翔荣誉
专业、全新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学员口碑与广泛的社会关注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