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王羲之的书法,唐孙过庭《书谱》中提到的“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南朝宋虞和《论书表》云:“汉魏钟(钟繇)、张(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称英。”梁朝袁昂《古今书评》云:“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王羲之)鼎能,献之冠世。”
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一改此前的排序,认为“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将王羲之的地位提高到王献之之前。书法培训老师介绍《古今书人优劣评》中又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广泛收集王羲之书法,而且亲撰《晋书·王羲之传》,将王羲之提到了书坛第一位。只有王羲之的书法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唐太宗的金口玉言:“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着实左右了后人的书法审美思想。尤其是后来《兰亭序》殉葬昭陵的故事,更是为王羲之书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北宋的《淳化阁帖》中,二王作品几乎占了一半,王羲之继而也成了千年的书圣。
其实,钟繇和王羲之。他们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钟繇变八分为楷,其楷书“左右波挑”,仍存隶意,“古而不今”。“千年书体的发展,是沿着‘古质而今妍’的道路前进的,隶意汰除愈多则愈显进步”。王羲之顺应当时隶书向简便易行的真书、行草书演变的历史趋势,创立了妍美流便的行草书。“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含篆隶而不露痕迹。可见,王羲之书法是合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
从历史渊源看,王羲之是沟通南北的桥梁,南人通过王羲之可直达蔡、钟、张、索,北派通过王羲之可与南派交汇。特别是王羲之书法以中和之美,负阴抱阳,含文包质,温润秀雅,神韵悠然,以及炉火纯青、庖丁解牛的至高功力,而超越北朝的粗俗、南朝的柔媚,完全适合皇唐开国的文治理想和审美追求,点缀出一派太平盛世雍容高贵、典雅风流的兴旺气象。即使那洋溢的道家逸放氛围,也符合李唐标榜与道教同祖的政治策略的需要。总而言之,王羲之与李世民精神上是相通的,他的被崇扬是因为符合了皇唐的文化理想。
书法培训班专业老师介绍对照王羲之的手札,更能体会到梁武帝评王羲之的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审美意识形象的准确,这种既潇洒、倜傥又理性完美的形式,其实正是魏晋风度的一种表征,因此要真心领悟王羲之的书法之精神本质,更须从其文化背景、人生理想、哲学观念等入手,才能得到一个活的王羲之。
2016-12-02
汉翔荣誉
专业、全新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学员口碑与广泛的社会关注
汉翔是以“用东方经典滋养生命”为己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方法和运营服务标准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标准化线上线下教学、服务体系与工具,面向儿童和成人,提供琴、棋、书、画在内的线上及线下传统文化教学服务的平台。
北京博文汉翔技术培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0056443号
168330operations